

飞过雪原,飞向温暖,飞向南方
有人总结人生中有四项最高回报的投资:
一是读书,去别人的灵魂里偷窥;
二是旅行,去陌生的环境里体验、感悟;
三是电影,去荧屏里感受别人的喜怒哀乐;
四是冥想,去自己的内心深处探寻秘境。


加勒比海是一个大大的区域,包括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牙买加等七百多个岛屿,这里除了盛产海盗外(好莱坞系列电影),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白沙滩美得无以复加,对寒冷的有着漫漫冬季的加国人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从2004年12月至今天,18年间我已八次来古巴度假,刚开始时是有一点点的好奇心的驱使,后来就纯属喜欢这里的海滩、雪茄、朗姆酒了,性价比非常高,且安全。

在当初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计划经济中,小兄弟古巴负责提供少量奢侈品雪茄和朗姆酒外,还提供大量的糖,我们这代人估计小时候都吃过黑黑的古巴糖。苏联解体后,古巴经济一落万丈,九十年代中期,才逐渐开始发展旅游业。

古巴黑糖
2005年,我们第一次登陆古巴,入住Varadero的酒店,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包机票、包吃、包住、包喝(当地酒类)的全包式喂养。伸入海中的Varadero是个长长的半岛,洁白的沙滩有二十公里长,连成一片,水清沙幼,你尽可沿沙滩慢跑欣赏。那时每个入境的外国游客都需要交25个古巴兑换劵(convertible peso)的机场建设费,兑换卷与美元同值,1比1,但因美国是敌对国家,所以不接受美国的信用卡,美元换兑换劵时会先扣除10%的惩罚额度,一兑换劵大约等于25个当地货币,但外国游客只准许用兑换劵,离开古巴时不能将兑换劵带走(偷偷带走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此政策施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两年前来古巴时才发现终于不用交机场税了。

当初的兑换劵
2020年2月,为了给刚从中国新冠疫区回来的李先生腾空间,我跟女儿飞来古巴,那时的古巴旅游点处处人满为患,外国游客依然只能用古巴兑换劵,1古巴兑换劵依然等于25个当地peso。
疫情两年多,全世界停摆,旅游作为支柱产业的古巴更是损失惨重。这次来了才知道一个月前兑换劵制度已取消,谁偷偷带走的兑换劵现在已是废纸一张。如今一美元可以兑换一百多点当地货币peso,1百美元可以换一万多peso,富豪的感觉啊!也就是说跟疫情前比,通货膨胀率达300%多,当地钱还在继续贬值中,美元、加币成了硬通货,广受村里收小费的服务员们喜欢。度假村里仍是蓝天、白云、阳光、沙滩、海浪、美酒,唯一能感觉到一点变化的是自助餐桌上的海鲜、蔬菜少多了,可以想象当地百姓日子有多艰难。

现在100peso相当于1.15加币
圣诞将近,这是疫情后恢复旅游来的第一个圣诞节,村里游客越来越多,希望正在复苏的旅游业、人们报复性的消费能带给古巴有希望的未来。

作者简介:张华成都人,1986年出国,学习工作生活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三十余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