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3日早上九点的阿布辛贝神庙
去看阿布辛贝神庙那天,我们凌晨四点半就出发了。茫茫夜色里,车还不少呢。忽然车速慢了下来,原来是到了检查站。漫长的车队。有持枪的警察检查车辆,登记,车里有多少人,从哪里来。导游Omar说,埃及旅游部门需要知道游客数量和地区。埃及人的统计数据真是实在啊。9点到了阿布辛贝神庙,许多旅游车已经停在那里,已是人头攒动,这些早来的人,都不睡觉吗?
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大雕像
旁边的拉美西斯二世为妻子尼菲泰丽修建的神庙,即伊希斯女神圣殿
尽管知道阿布辛贝神庙是位于埃及和苏丹交界处的努比亚地区最雄伟的埃及古建筑,当一睹真容时,还是被震惊了。参观路线是从神庙的后面转到正面的,沿着山包走,不经意间,拉美西斯二世的四尊巨大雕像突现眼前。这个建造于公元前1275年,尼罗河边峭壁上凿出的神庙,和不远处拉美西斯二世为其妻子尼菲泰丽修建的神庙,即伊希斯女神圣殿,结构复杂。尤为神奇的是,每年的2月21日和10月21日,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和登基日,阳光会从神庙大门射入,穿过60多米深的长廊,照射到神庙尽头的右边3座神像的身上,让神像熠熠生辉,而最左边的黑暗之神却永远躲在黑暗里。这个精巧得几乎像神话的设计被古埃及人当作神迹一样看待,这两个日子被古埃及人称为“太阳节”。这个设计体现了几千年前古埃及的建筑师们已经精准地掌握了天文、星象、地理、数学、物理等相关知识。
手握生命的钥匙,也是来世的钥匙的埃及人

现场埃及课
但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神庙却不在原来的地方,而是因为阿斯旺大坝的修建而整体迁移的。修建阿斯旺大坝会有22座神庙被淹没,其中就包括阿布辛贝神庙。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在修建阿斯旺大坝之前,埃及政府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牵头,来自34个国家的考古专家和埃及工程师、工人们一起,展开了一场文物保护的巨大工程。阿布辛贝神庙的迁移工作十分庞大和细致。人们必须先把它们和山体分开,在一个地势更高的地方重新恢复原来那部分山体。为了保护神庙,工人们采用了手工切割的方式,用钢锯将神庙一点点地锯开,分割出来的石块从10到30吨重,并加以编号、处理、转移,最后在比原来高65米的地方重新组合在一起。尽管无数一流的科学技术人员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测算手段,但神庙搬迁之后,“太阳节”的时间还是出现了偏差,比原来晚了一天。阿布辛贝神庙的迁移工程持续了4年,整个古迹迁移和移民投资达1.5亿埃镑,超过水电站的投资。

(上面两图片来自网络,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神庙迁移现场,被手工锯开的头像。)
老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里的神庙镜头
而我们参观的另一座菲莱神庙,则是从水里“打捞”出来的。


修建阿斯旺大坝之前,英国在1898年修建了旧坝,于1902年完工,长1900米,高54米,是中型重力坝。从此菲莱神庙就被部分淹没。菲莱岛南面筑起阿斯旺高坝后,神庙几乎全部被淹没。从1972年开始,埃及政府在神庙四周筑起围堰,将堰中河水抽干,然后将这组庙宇拆成45000多块石块和100多根石雕柱,在离菲莱岛约千米处的阿吉勒基亚岛上,按照原样重建。1980年3月10日,菲莱神庙在新址上重新正式开放。菲莱神庙是我们到访的第一个神庙,乘船前往,水光潋滟中,浪漫的爱神伊西斯的神庙尽在眼前。

参观完埃及的世纪工程阿斯旺大坝,反而对埃及的文物保护印象深刻。


作者简介:来自成都,原成都晚报记者、编辑。曾和王鹤合著《民国时期的老成都》一书,此书2022年3月已再版。上世纪末移居加拿大温尼伯。现工作生活在多伦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