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海为家 正文

追记成都玉林小酒馆之夜

编辑:月冰 作者:曼牛乱扯

"分别总是在九月,回忆是思念的愁"

    ----追记成都玉林小酒馆之夜!

生活在北美, 每当开车在壮阔的北美草原上或过去三年疫情一个人独处时, 我最喜欢听的三首歌是《乡村路,带我回家》、《五百里》及《成都》。如果说前两首歌是抒发人人都有的思乡之情,追忆青少年时在故乡的美好时光,感慨流浪它乡一事无成,无颜回家的无奈,那么后一首《成都》于我而言则是寄托了一种对第二故乡的发自内心的怀念和骄傲之感。一句"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把我带回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读研、工作时在玉林路散步的时光。那时领事馆路(专门为美领馆命名)的美国领事馆还是一个常常排长队的神密地方。只不过那时没有小酒馆, 喝酒也喝的是尖庄大曲或成都大曲, 抽的是红梅或红塔山。

时光如梭,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玉林路早已旧貌换新颜, 旧桃换新符了, 再也不见原来的玉林路了,领事馆的美国领事馆也关闭了。我也只能在《成都》中想象小酒吧的模样, 想象原来的玉林路。但人生往往会有充满了故事感的意外。

这次回国探亲, 专门约了一些老同学在大邑安仁镇相聚。分别的晚餐上我无意中谈到了对歌曲《成都》的热爱, 对玉林小酒吧的念想及想去小酒吧打卡的心愿啊。在座的一位一见如故的兄弟, 当即决定第二天就安排去小酒吧。这让我既感动又欣喜。

第二天, 两位老同学三点钟就去占座了。因玉林小酒吧实在是太火了, 如不早去, 根本占不到位(小酒吧不接受预约)。为此, 非常感谢两位早早就去占座的老同学啊。

晚上到了玉林街, 小街酒吧餐厅人气旺盛, 到处酒香漂浮啊,未饮先醉。玉林小酒吧门前更是拍照直播打卡者络绎不绝, 不负网红打卡爆红点之盛名,类似重庆的轻轨穿楼和红崖洞。

不知为什么,看到这张图,我突然联想到了诺贝尔颁奖台上的那把空椅子。

进了酒吧, 与老同学及新近结识的兄弟们, 喝“小酒吧”啤酒, 唱《成都》歌曲, 摆无拘无束的龙门阵, 谈猪头, 聊狗肉, 议人生,体验着一种恍如隔世的青春时刻, 发自内心的赞叹生活的美好时光!人在酒吧,青春再现! Live the moments!

小酒吧面积不大, 目测40平米左右。墙上贴满了见证成都当代酒吧, 摇滚及绘画等文化发展的图片和文化名人的图像,及数不胜数的到此打卡的签名。

置身玉林小酒吧,整个氛围,让你感觉你仿佛在伦敦酒吧,或者在维也纳酒吧,或者在多伦多酒吧。直到你啤酒灌多了,响应自然的召唤,去到酒馆的小卫生间,你才惊觉,哦,原来你是在成都。“文明的差别往往体现在卫生间”, 这句话在小酒吧这里得到了完美的印证。我感觉这是一个大的遗憾,正如《成都》这首歌是由北京娃儿赵雷创作, 而不是由成都崽儿写的一样的遗憾!但这个遗憾是可以补上的,文明总是要进步的。但《成都》是北京娃儿写的却永远定格了!

“分别总是在九月, 回忆是思念的愁”!

再见, 玉林小酒吧!

再见,成都!

再见, 兄弟姐妹们!

【周六,2023-09-30】

作者简介:重庆崽儿,曾留学欧洲,1995年到加拿大,留学马尼托巴大学。IT工程师,生活工作在温尼泊,作者自嘲为“现在温尼泊打滚”。曾为《枫华之声》“枫华博客”栏目编辑。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枫华之声电子杂志